臨近歲末,安徽引導基金依然繼續出資。
投資界-解碼LP獲悉,安徽省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近日發布安徽省“三重一創”產業發展二期基金2022年度子基金候選管理機構,公示四支子基金(產業鏈貫通壹號基金、產業鏈貫通貳號基金、硬科技壹號基金、關鍵賽道壹號基金)的候選管理機構,分別是:中金資本、CMC資本、凱風創投、和潤資本。
回顧2022年,安徽母基金空前爆發!敖衲耆嗣駧拍假Y很熱鬧的兩個地方,一是蘇州,二是合肥!眹鴥饶愁^部機構的募資合伙人的感嘆言猶在耳。
安徽百億母基金,要投這4家GP
我們先看看這四支基金的基本情況——
1.產業鏈貫通壹號基金;鹩媱澰O立規模不低于20億元,其中,母基金認繳出資比例不超過1/3且認繳出資額不超過6.66億元,聚焦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鏈主企業,支撐產業補鏈、固鏈、延鏈、強鏈過程中效益顯著的關鍵技術和重點項目。
候選管理機構中金私募股權是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在上海全資設立的私募基金子公司,管理中金公司注冊在長三角區域(含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基金,服務長三角地區實體經濟發展,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
2. 產業鏈貫通貳號基金;鹩媱澰O立規模不低于10億元,其中,母基金認繳出資比例不超過1/3且認繳出資額不超過3.33億元,聚焦領域和項目與產業鏈貫通壹號基金無異。
候選管理機構CMC資本于2010年創立,是一家國內專注于科技、消費、文娛領域的專業投資機構,先后在上海、北京、香港設立辦公室。目前,CMC資本旗下管理三支美元和兩支人民幣基金,管理資產總額超過300億人民幣。
3.硬科技產業壹號基金;鹩媱澰O立規模不低于2億元,其中,母基金認繳出資比例不超過1/2且認繳出資額不超過1億元,以培育未來競爭優勢產業為導向,投早、投小、投科技,對于硬科技核心領域和未來產業的投資額不低于基金可投資金額的80%。
候選管理機構凱風創投,成立于2009年,專注于TMT和Healthcare兩大領域的投資,獨立運作17支基金,管理規模累計超50億元人民幣,先后為一百多個團隊和項目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
4.關鍵賽道壹號基金(SPV專項基金);鹩媱澰O立規模不低于2億元,其中,母基金認繳出資比例不超過1/2且認繳出資額不超過1億元,以專項基金形式投資安徽省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單一項目,或者投資招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質單一項目返投落戶安徽。
候選管理機構和潤資本,于2021年在南京成立,由管理團隊聯合兩家上市公司共同發起,在北京、天津、?、贛州設有辦公室及子公司。投資及運營管理兩大領域: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領域;TMT、云計算、大數據領域。
VC/PE去安徽,投什么?
安徽,地處長江三角洲邊緣地帶,地跨淮河、長江和新安江三大水系,向東承接長三角地區的發展紅利,向西聯絡長江中游城市群,內擁長江水道,外承沿海資源。
早在2010年前后,在政策的指引下,安徽政府引進了京東方、長鑫電子、維信諾(002387)、聯寶、蔚來、大眾等一批國內外領軍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快速集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集群。轉眼十年間,安徽省生產總值連跨3個萬億元臺階。去年,安徽省生產總值近4.3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
這里不得不提安徽的“合肥模式”,即政府依托國資平臺,聯合頭部機構共同設立產業基金群,通過直接投資、組建和參與各類投資基金,吸引社會資本進入,以資本引入產業,進而服務于地方招商引資,培育當地新興產業。
今年全國母基金遍地開花,而安徽尤為兇猛。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安徽省完成或宣布設立的母基金超10支,有40筆對外出資,已披露的出資有18筆,規模近49億元,包括肥西100億元母基金、合肥200億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題基金、阜陽市總規模100億元的阜陽市電子信息及光電顯示產業投資基金等等。
而我們熟知的VC/PE都出現在了安徽——紅杉中國、深創投、同創偉業、基石資本、毅達資本、賽富投資、安芙蘭資本、東方富海.....此前,我們曾報道了今年投資人涌現安徽的盛況,“半個高鐵車廂,都是去合肥的VC”。
當VC/PE齊聚安徽,大家都投什么?
首先是安徽省的十大新興產業——分別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家電家居、生命健康、綠色食品、數字創意等。
其中,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安徽省最為突出的產業群之一。僅合肥近3年就簽約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項目158個,總投資1411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汽車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已達1052家,較去年底凈增94家。今年較為轟動的是比亞迪(002594)總投資150億元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項目、蔚來阿爾卑斯品牌車型生產基地項目相繼落地安徽。
當然,安徽高新技術制造業也不容小覷。據悉安徽高新技術制造業年均增長為14.7%,產值占比由2012年的18.1%提高到2021年的41%。我們看一組數據:目前全球10%的筆記本電腦、20%的液晶顯示屏在安徽生產,全國每3臺冰箱、4臺洗衣機、5臺空調中就有1臺是安徽制造。
另外,安徽新材料產業的潛力也不容忽視。據了解,近5年來,安徽新材料產業產值年均增長超20%。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內擁有規模以上工業新材料產業相關企業1532家,產值超4800億元,規模占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達到26.3%,增速同比增長34.5%。安徽省內新材料產業龍頭企業實力也不斷提升,海螺水泥(600585)、銅陵有色(000630)連續多年入圍世界500強企業,凱盛科技(600552)、豐原集團等龍頭企業規模和競爭力也不斷顯現。
據專家預測,安徽省的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4個產業,到2025年將成為萬億級產業。此外,集成電路、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光伏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產業等產業也在安徽逐漸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既有LP又有項目,VC/PE實實在在用腳投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