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號召力驚人。
投資界獲悉,金山軟件港交所近日發布公告稱,附屬公司武漢金山、小米北京、小米武漢等,與其他投資者訂立合伙協議,內容有關成立集成電路相關領域股權投資基金,預期總規模100億元。
這一次,小米創始人雷軍親自出馬擔任新基金投委會主席。根據合伙協議,目前基金規模已達90億元,LP陣容豪華——北京市引導基金出資20億,亦莊國際投資、天津海創分別出資10億元,小米武漢出資30億元,還有歡聚時代、帝奧微、納芯微等合作伙伴,此前也出現兆易創新(603986)的身影。
產業資本募集如此巨量資金,令VC/PE驚嘆不已。
小米系新VC浮出水面
雷軍帶隊
事情還要從兩年前說起。
雷軍新基金名稱為北京小米智造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小米智造基金”),成立于2021年9月,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北京小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基金運作事務。而基金管理人則為小米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小米私募”)全資控股,后者背后實控人正是雷軍。
早在2021年12月,雷軍悄悄完成了一個大動作——終于以“小米”之名擁有了一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中基協信息顯示,小米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備案登記。小米私募的成立,讓雷軍擁有了又一個投資觸角,也是真正以小米名義的第一家私募股權管理公司;可以以GP的形式參與投資,成為一個正規的創投機構。
彼時業內就曾判斷,雷軍或將統率這支市場化的團隊,奔走在對外獨立募資的路上。
如今,一切浮現。據金山軟件的公告,該支基金將主要著重于集成電路,以及相關上游及下游領域,涵蓋新一代信息科技、 智能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顯示器及顯示裝置、汽車電子,以及有關移動終端消費品、智能裝置的上游及下游應用及供應鏈。
事實上,在2022年7月,小米智造基金就已完成首次募資,其中,小米系公司參投小米智造私募股權基金的金額共計達到30.3億元,占首次募資額的47.86%。此外,北京亦莊國投、天津海創分別出資10億元人民幣、兆易創新出資2億元人民幣。
而最新進展是,小米智造基金第二次募資27億元,LP陣營進一步壯大。具體來看,北京市政府引導基金出資20億元,武漢金山出資5億元,帝奧微電子出資1億元,納星創投出資8000萬元,信銀浩鴻出資2000萬元。
至此,在雷軍帶隊下,小米智造基金一舉拿下90.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LP中不乏雷軍與小米的老朋友。例如北京亦莊國投與小米之前就淵源頗深。自小米宣布造車后,小米汽車總部落戶何地眾說紛紜,直到2021年11月,小米汽車正式落戶北京亦莊,將在此建設小米汽車總部基地和銷售總部、研發總部,以及分兩期建設年產量30萬輛的整車工廠。
廣州華多則是歡聚時代的主體公司,創始人李學凌和雷軍是相識20年的老友,雷軍更是鼎力支持他,在歡聚時代天使輪投了100萬美元。2012年11月,歡聚時代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雷軍投資上市的第二家企業。
此外,產業方LP中的帝奧微,曾獲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投資。據前者招股書,小米長江產業于2019年11月成為帝奧微股東,并在2020年1月再次增資。目前,小米長江產業持有帝奧微5.63%的股份。而納星創投的背后則是去年最貴新股納芯微電子,在后者的股東身影中,同樣出現了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的身影。
多家上市公司成為小米智造基金LP背后,對這些上市公司而言,它們可通過做LP來拓展自身產業版圖;而對小米智造基金而言,引入多家產業背景LP,也將進一步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放大投資優勢。隨著資金到位,小米的投資版圖正徐徐展開。
“為小米汽車而戰”,
小米大掃貨
梳理下來,小米的百億新基金,離不開“造車”的命題。
2021 年3月,雷軍宣布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斑@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親自帶隊,為小米汽車而戰!钡娝苤,造車不是一件易事,更何況是沒有任何造車經驗的小米。顯然,通過投資入局無疑是一個更快的辦法。也許正因如此,我們才看到了這一幕——雷軍出馬募集百億規模的小米智造基金。
而小米的態度,比我們想象中更加急切。天眼查顯示,目前小米智造基金已經對外投資了10家企業,涵蓋了鋰電池、半導體、汽車、先進材料等行業。
其中,小米智造基金的第一次對外投資可追溯至2022年5月。彼時,小米智造基金和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共同投資了電池電解液供應商法恩萊特;2022年6月,小米智造基金又投資了高尖端芯片設計服務商愛科微;7月初,投資了電源管理芯片生產商華源智信。
之后,隨著小米智造基金完成了首輪募集,投資速度也不斷加快。僅在2022年8月,就投資了汽車電阻制造商鼎聲微電、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商融通高科和汽車智能駕駛系統一級供應商同馭汽車。后來,又陸續投資了傲芯科技、飛锃半導體、鴻翼芯等企業。
從小米的動作來看,小米的汽車夢,就像是要再復制一個小米生態,以打造小米汽車生態鏈展開。但早在成立小米智造基金之前,小米就已經開始通過小米集團、順為資本、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觸手圍繞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密集出手。
比如,在整車領域,早在2015年,順為資本就參與了蔚來汽車首輪融資;2019年11月,小米集團又參與了小鵬汽車C輪融資;而在自動駕駛領域,2017年1月,順為資本投資了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公司Momenta……雖然當時小米并未準備造車,外界對其在該階段的投資也更多地解讀為財務投資,并非搭建供應鏈。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米早期的投資的確“無意”押中了智能駕駛、車載芯片、動力電池等智能汽車不可或缺的眾多領域。
2021年6月,小米通過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投資了自動駕駛賽道玩家縱目科技,成為雷軍官宣造車后投資的首家相關公司。
隨著造車計劃推進,小米對智能汽車產業鏈的投資力度有所加強,小米旗下海南極目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瀚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小米智造基金與小米長江共同進行相關投資,比如,2022年5月,小米長產業基金和小米智造基金共同投資了法恩萊特。
如今,雷軍系多管齊下出錢,小米造車走上舞臺中央。
產業資本“四大金剛”崛起
降維打擊么?
兜兜轉轉,雷軍意外成為創投圈最低調的一位大佬。
時至今日,在雷軍的微博簡介當中仍包含著“天使投資人”,顯然這是他最重要的身份之一。天眼查顯示,截止目前,以雷軍個人為主體的公開投資事件共有42起。
回想2004年,雷軍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將一手創辦的卓越網賣給了亞馬遜,隨后轉身成為最早一批互聯網天使投資人。用他的話來說,當時就是“拎著一大袋現金滿大街找項目!敝T如虎牙直播、YY直播、拉卡拉(300773)、UC瀏覽器等明星項目,天使輪投資皆出自雷軍之手。
2011年,雷軍和許達來共同創辦了順為資本,由雷軍出任創始合伙人及董事長。在過去的十余年中,順為資本管理了總計50億美金美元基金以及50億人民幣基金,投資了近500家企業,其中包括了數十家獨角獸公司。
而在2017年成立的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初衷是主要對中國制造業的上游企業進行投資,承載著雷軍改變中國制造業的夢想。新基金成立后,雷軍親自選定了先進制造、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和無人工廠四大核心投資領域。
雷軍與他的小米系投資版圖,無疑是中國產業資本大爆發的最生動寫照。
被譽為“最強半導體VC”的哈勃投資,承擔的使命是為華為探索新的可能性。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哈勃投資僅僅從去年至今,已密集出手30家企業,平均每月投資2家。投資領域則覆蓋了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EDA工具、芯片設計、半導體核心材料等多個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哈勃投資也在去年1月迎來一個標志性事件——中基協網站信息顯示,哈勃投資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機構類型是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這意味著,這個出身華為的戰投團隊可以獨立對外募資了。
而動力電池巨無霸寧德時代(300750),儼然是新能源產業鏈最兇猛捕手。以動力電池為起點,寧德時代在產業鏈上精準落子。據不完全統計,寧德時代目前公開投資事件共有96起,分布在動力電池、儲能、鋰電池材料、鋰電池智能裝備制造、充換電、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乃至芯片等多個領域。晨道資本同樣與寧德時代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的第一大LP——問鼎投資,正是寧德時代的全資子公司。
在新能源賽道所向披靡的還有比亞迪(002594)。在上游賽道,比亞迪參股成立了蜀能礦產,投資了光伏設備制造公司金石能源、材料公司先導薄膜;聚焦智能電動汽車本身,比亞迪還出手了智能駕駛芯片獨角獸地平線,押注了激光雷達企業速騰聚創。
正如華南一位創投資深人士所言,放眼當下,創投行業一個重大變化,即很多產業背景的機構大舉進入,提供產業鏈資源!盀槭裁垂读司湍芎芸焐鲜?因為他們給了很多市場資源,讓被投企業發展起來了!
這一幕對于偏財務性質的VC/PE機構而言喜憂參半。一位美元基金合伙人透露,他所帶領的團隊此前以投新消費為主,在去年決定轉向硬科技投資后,采取的投資策略也很簡單,就是“抄作業”!拔覀兙透鴰状螽a業資本投,同一輪次進不去就下一輪擠進去,爭取投進去的時間越早越好!
國內一位母基金大佬也指出:“未來幾年,我們可能會在投資機構IPO榜上看到,排在前面的是比亞迪、寧德時代、哈勃投資等。因為他們所處的產業高速發展,帶出產業鏈很多投資機會!
至此,外界可以看到產業資本“四大金剛”雛形——寧德時代、比亞迪、華為、小米。他們沿著產業鏈投了一家家公司,筑起屬于自己的版圖,氣勢驚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