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4月12日訊(研究員 曾樂 顧瑞雪 段依塵 王鋒)據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3月國內碳中和領域統計口徑內共發生58起私募股權投融資事件,較上月72起減少19.4%;3月已披露融資事件的融資總額合計約48.11億元,較上月95.92億元減少49.8%。
細分領域投融資情況
從投資事件數量來看,3月光伏、合成生物學、電池材料、新能源汽車、儲能、環保、氫能、鈉離子電池等領域最活躍;其中合成生物學領域的7家獲投公司的主要技術方向涉及無細胞合成、DNA合成等。
從融資總額來看,熱門賽道中新能源汽車賽道披露的融資總額最多,約為26.3億元;B端智能出行汽車研發商——智行盒子完成由海馬汽車及兩家國資機構河南中豫產業基金、河南智能網聯公司的共計10億元的戰略融資,投后估值達18億元,為3月碳中和領域融資數額最大的融資事件。
熱門投資輪次
從投資輪次來看,3月碳中和領域投資大多集中在早期企業,其中種子、天使輪融資事件數目最多,發生19起,占比約為33%;A輪融資事件數目位列第二,發生16起,占比約27%;Pre-A輪、B輪融資事件數目并列第三,各發生8起,占比約14%。
從各輪次投資金額來看,3月碳中和領域的投資事件中,A輪融資事件整體融資數額最多,約為27.41億元。
活躍投融資地區
從投資地區來看,3月全國獲投碳中和公司較為分散,其中廣東、上海、浙江等地公司數量較多,融資事件數量均達10起;從單個城市來看,深圳、杭州各有5家公司獲投,數量最多。
活躍投資機構
3月的投資方包括真石資本、哇牛資本、招銀國際、浙商創投、奇績創壇、軟銀中國資本、毅達資本、鼎暉百孚、IDG資本、險峰K2VC、紅杉中國、源來資本、線性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以及阿里巴巴、螞蟻集團、聯想創投、億緯鋰能(300014)、蒙牛、天合光能、海馬汽車等互聯網大廠及產業投資方;
還包括深創投、余杭金控、浙創投、江西高投、深圳高新投、國家電投、曲靖信產股權投資基金、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創投、錫創投等國有背景投資平臺及政府引導基金。
3月部分活躍投資方列舉如下:
值得關注的投資事件
3月國內碳中和賽道有11家公司獲投超億元,披露具體融資金額的企業中有4家超過5億元。下面列出部分值得關注的投資事件:
緯景儲能獲超6億元A輪投資
緯景儲能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高科技驅動的儲能電池智能制造公司。緯景儲能第一條百兆瓦級“液流電池電堆智能產線”已在2023年1月啟用。此外,緯景儲能首個吉瓦產能級別的“超G工廠”即將在2023年年中投產。
企業創新評測實驗室顯示,緯景儲能的科創能力評級為B級,目前共有21項公開專利申請,其中發明占比33%,該公司專利技術主要聚焦于液流電池、電解液、電極板、儲液容器、管道控制閥等相關領域。
該公司于3月18日宣布完成超6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合新力、珠海大橫琴集團聯合領投。緯景儲能表示,所有募集資金將聚焦于緯景儲能多個吉瓦級產能“超G工廠”的建設,提升緯景鋅鐵液流電池的產能。
據創投通數據,近一年來,國內有55家儲能賽道企業獲得投資,部分案例如下表所示:
追光科技獲數千萬元天使+輪投資
追光科技成立于2020年4月,主要布局有機光伏模組商業化,該公司目前擁有月產噸級的有機光電材料供應體系。依靠已建成的200*200mm2光伏模組產品開發線,該公司已推出第一代有機光伏模組DEMO,并開始客戶驗證。預計在今年會啟動有機光伏模組中試線的搭建,推進實現有機光伏模組的產業落地。
企業創新評測實驗室顯示,追光科技的科創能力評級為BB級,目前共有35項公開專利申請,其中發明占比97%,主要專注在有機電子器件、組合物、太陽能(000591)電池、衍生物、器件結構等技術領域。
該公司于3月23日宣布獲得紅杉中國種子基金、國科京東方投資的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募集資金將用于有機光伏模組中試開發和中試線項目建設。
據創投通數據,近一年來,國內光伏領域共有50家企業獲得融資,其中部分光伏模組案例如下表所示:
慕帆動力獲5000萬元戰略投資
慕帆動力成立于2015年,主要產品為泛氫燃料燃氣輪機,致力于清潔能源零碳發電,產品可用于分布式能源、清潔能源電站、可再生電-氫-電儲能發電等多個場景。慕帆動力于近日成功研發了全球首個三燃料零碳干式低氮燃燒器,可以在一個燃燒器上不改變燃燒系統硬件實現氫氣、氨氣和天然氣的干式低氮燃燒,并已經通過了全溫全壓滿負荷燃燒測試。
企業創新評測實驗室顯示,慕帆動力的科創能力評級為BBB級,目前共有56項公開專利申請和16項已登記的軟件著作權,其中發明專利占比約39%,主要圍繞燃氣輪機、燃燒室、燃燒器、發電系統、發電設備等領域進行技術布局。
該公司于3月22日宣布完成5000萬元的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遠景能源獨家投資。慕帆動力創始人林鋼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投產、團隊擴充、拓展業務等方面。
據創投通數據,近一年來,國內氫能源領域有31家企業獲得融資,部分案例如下表所示:
3月投融資事件總列表:
值得關注的募資事件
安徽省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金落地,規模超40億元
3月20日,由安徽省私募基金業協會會員單位——合肥瑞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基金管理人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金順利通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基金產品備案,總規模40.4億元。
山東綠色發展基金濟南平行基金成立
3月16日,中金資本與山東財欣資產運營有限公司、濟南市財政投資基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綠色發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山東綠色發展基金濟南平行基金戰略合作協議》。該基金擬主要投向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領域的綠色項目及先進制造項目,重點投資節能減排、先進材料、綠色智造與高端裝備、AI+綠色、環境保護與治理、清潔能源、循環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貫徹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
長三角前沿新能源產業基金落戶張家港,規模10億元
3月3日,長三角前沿新能源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暫定名)在“江海聯動 相約張家港”——2023張家港(上海)招商推介會上正式簽約,落戶張家港。該基金是臨港前沿管理的首支專注投資新能源產業的基金,基金規模超10億元,光儲企業阿特斯為基石出資人。
二級市場概覽
3月有3家碳中和產業鏈相關公司A股上市,募資總額超160億元。此外,有5家上市公司推出定增計劃。
上市公司收并購方面,有3家企業公布對低碳產業領域相關企業的收購進展情況,如下表所示:
3月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參與設立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布局碳中和賽道,如下表所示:
海外創投案例
新加坡鋰電池回收技術初創企業Green Li-ion獲2050萬美元Pre-B輪投資
Green Li-ion聲稱可以“100%回收廢舊鋰電池”,以生產前體陰極活性材料,這種材料可以用于生產新的鋰離子電池。Green Li-ion本身并不負責回收電池,而是將其技術授權給電池制造商和回收商,包括Aleon、TES(韓國化石燃料巨頭SK旗下的子公司)等。Green Li-ion的目標是通過位于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和新加坡的兩家工廠,每年生產50臺回收設備。
3月23日,該公司宣布獲得2050萬美元的Pre-B輪融資,由氣候技術投資者TRIREC領投,SOSV、挪威化石燃料巨頭旗下的風險投資部門Equinor Ventures跟投。首席執行官Leon Farrant表示,本輪融資后,該公司的估值達到1.87億美元。
布魯塞爾電動自行車制造商Cowboy獲1500萬歐元戰略投資
Cowboy公司的電動自行車設計簡約,沒有變速器,也沒有用于調整電機功率的按鈕,馬達功率由自行車自動調整。公司近期推出了一項名為“AdaptivePower”的新功能,根據當前的坡度和天氣狀況自動調整功率。
3月15日,該公司宣布獲得1500萬歐元(折合約1580萬美元)的戰略融資。
創投通:財聯社及科創板日報旗下一級市場服務平臺,于2022年4月掛牌上海數據交易所。通過星礦數據、一級市場投融資數據、企業創新評測實驗室、創新公司數據庫、ESG數據庫、擬上市公司早知道和行業投研等,為創新公司和創投機構提供從數據產品到解決方案的一站式服務體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