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月9日訊(研究員 朱潔琰、邱夢琳、何雨佳、王鋒)據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2023年4月國內方面醫療健康領域共發生77起融資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發等),環比減少31%,與去年同期持平;披露融資總額約78.39億元,環比增加59%,同比增加67%;其中,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海森生物獲康橋資本和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領投的3.15億美元A輪投資,為本月國內醫療健康領域披露金額最高的投資事件。
全球范圍內,4月醫療健康領域累計發生141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為217.65億元,與3月相比,投融資事件數環比減少28%,融資總額環比增加1%。
細分領域投融資情況
?國內
從一級市場整體投融資方向和發生頻次來看,本月國內醫療健康領域資金投向前5賽道為:生物制藥、醫療器械、醫療設備、醫療信息化和第三方醫療服務機構。
從細分賽道投資偏好來看,創新藥賽道的關注度略有下降,發生了20次融資事件;跟隨其后的耗材、CXO、IVD和醫用軟件等細分賽道分別發生了10次、9次、6次和5次融資事件。
?全球
全球范圍內,獲投靠前的賽道與國內資金關注方向整體一致,TOP5分別是生物制藥、醫療器械、醫療信息化、醫療設備和第三方醫療服務機構。細分賽道獲投靠前的分別是創新藥、耗材、醫用軟件和CXO等。
熱門投資輪次
?國內
國內方面,融資輪次主要分布在A輪階段,占比45%,其次是種子天使輪,占比約16%;資金偏好與上月大致保持一致,延續青睞初創企業的整體趨勢。從融資披露金額看,資金分布較上月相對分散,A輪系列獲投金額超33億元,占比下降至約42%;其次是戰略融資輪,獲投金額近21億元,占比約27%。
?全球
全球范圍,獲投事件數最多為A輪系列,占比42%。從披露金額來看,資金規模有所減少且投向更加分散,A輪系列為4月披露金額最高的輪次,總金額近90億元。
活躍投融資地區
從國內活躍投資地區來看,前五熱門地區保持不變,除江蘇持續增長外,其余地區融資熱度均有所降低,其中浙江降幅最大。
本月活躍投資機構
4月醫療健康賽道投資次數排名靠前的機構為君聯資本、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Andera Partners、Canaan Partners、啟明創投。投資涉及的領域包括主要集中在創新藥、化學制藥、耗材等方面;其中,君聯資本、啟明創投均有布局AI+領域。
本月IPO熱度回顧
四月國內醫療健康領域IPO熱度持續。國內市場中,A股共3家公司上市,分別為科源制藥(301281.SZ)、登康口腔(001328.SZ)、海森藥業(001367.SZ);港股中有梅斯健康(02415.HK)1家公司上市。
其中,登康口腔主要從事口腔護理用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專業口腔護理企業。旗下擁有口腔護理品牌“登康”“冷酸靈”,以及高端專業口腔護理品牌“醫研”、兒童口腔護理品牌“貝樂樂”、高端嬰童口腔護理品牌“萌芽”,主要產品涵蓋牙膏、牙刷、漱口水等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同時大力開發電動牙刷、沖牙器等電動口腔護理用品,積極拓展口腔抑菌膏、口腔抑菌護理液等口腔衛生用品,以及牙齒脫敏劑等口腔醫療器械用品。
根據公司23年招股說明書,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牙膏、牙刷、漱口水等口腔清潔護理用品的銷售,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94,391.29 萬元、102,959.48 萬元、114,252.48萬元和61,069.3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6,316.30萬元、9,524.03萬元、11,885.91萬元和5,813.11萬元,收入及利潤規模呈穩步上升趨勢,公司盈利能力逐步增強。
4月港交所、科創板及創業板已受理與遞交招股書的醫藥企業如下:
本月值得關注的投資事件
海森生物完成3.15億美元融資
海森生物是一家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由康橋資本、合肥產投集團與合肥市肥東縣共同投資組建。公司連接上下游產業鏈,憑借多元化方式、依托控股股東康橋資本全球的醫療健康平臺和資源來豐富慢性病、老年相關性疾病及急重癥領域的產品結構和產品管線。
企業創新評測實驗室顯示,海森生物目前共有2件發明專利,自武田藥品工業株式會社購買轉入,與苯并咪唑衍生物和苯并咪唑-7-羧酸酯衍生物相關。
4月20日,公司宣布完成3.15億美元融資,該輪融資由康橋資本和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投資公司共同領投,其它機構投資者跟投。該輪融資是繼海森生物于2022年3月從武田制藥獲得五種心血管和代謝藥物的中國大陸獨家專有權之后進行。募集資金將用于未來的收購和創新產品管線的業務發展。同時,海森生物計劃在合肥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基座,后期產品管線與目前的商業平臺產生協同,進一步支持公司未來發展。
生工生物完成20億戰略融資
生工生物致力于為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提供產品及服務,并為醫藥診斷等工業客戶提供引物探針、試劑及耗材等上游原料,是生命科學行業中具有全面覆蓋的知名供應商之一,且為全球大型的DNA合成定制產品生產商之一。旗下擁有自有品牌BBI、生工、Dimond,代理品牌DRAGON LAB、G Biosciences、復日科技等。
企業創新評測實驗室顯示,生工生物在生物醫藥產業的股權穿透科創能力評級為A級。公司目前共有100余項公開專利申請和40余項已登記的軟件著作權,主要聚焦于離心管、試劑盒、容納腔、特異性、基因工程等技術領域。
4月18日,公司宣布正式引進首輪戰略融資,融資規模20億。本輪融資由德福資本、CPE源峰、景林投資、華蓋資本管理的首都大健康基金、國開科創和華勝資本共同完成。本輪融資將用于繼續加大人才引進和研發投入,進一步豐富生命科學領域的產品和服務品類。
衛寧科技完成3億元C輪融資
衛寧科技創立于2012年,是國內領先的醫療保險和商業保險數字化風險控制解決方案與服務提供商。2019年衛寧科技獨家中標承建國家醫保局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的核心子系統“基金運行及審計監管系統”及“醫療保障智能監管系統”,隨后其業務布局迅速擴展至全國,覆蓋70%的省市區域,并服務逾1400家醫院。
企業創新評測實驗室顯示,衛寧科技在新興軟件和新型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股權穿透科創能力評級為BBB級。公司目前有10余項公開專利申請,全部為發明專利,主要專注于預處理、分析模型、電子設備、先驗知識、相關項目等相關領域。
4月24日,衛寧科技宣布完成3億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下屬太平醫療健康基金獨家領投,凱輝基金、中電數據、蘇高新、提梁投資跟投。本輪募集資金將用于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支持新業務拓展、補充業務功能屬性等用途。
本月值得關注的相關政策及重要事件
4月25日,福建省醫療保障局印發《關于口腔門診部分醫療服務按診療結果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
《通知》提到,將繼續試行兒童牙髓保存術、顯微兒童斷冠自體組織拼接修復術、顯微根管感染控制與消除術、內窺鏡下牙周根面微創清創術、全瓷修復體的激光拆除術、激光口腔軟組織修整術等6個口腔門診按診療結果收費的項目。取消骨增量牙種植術、即刻牙種植術、上頜竇底提升牙種植術、無牙頜即刻修復牙種植術等4個口腔種植類項目。此外,顯微根管感染控制與消除和內窺鏡下牙周根面微創清創等2個口腔門診按診療結果收費標準整體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由個人先行自付20%后,按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規定報銷。
4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加速康復外科有關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總結前期試點經驗和有關醫療機構典型做法,對進一步推進加速康復外科有關工作提出要求。通知提到要完善工作制度,促進加速康復外科診療模式實施。其中包括建立健全管理體系:鼓勵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相關?漆t院成立由分管院領導擔任負責人、醫務部門負責日常工作、各相關臨床科室和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醫院加速康復外科管理委員會,醫院加速康復外科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相關工作計劃并推動實施,審定加速康復外科病種和手術目錄、醫院加速康復外科相關制度、技術規范和實施方案等,制訂完善監測評估指標體系并組織實施,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完善診療模式:根據診療需要,由外科牽頭,麻醉科、手術室、藥學部、康復醫學科、醫學影像科、檢驗科、病理科、輸血科、臨床營養科等共同研究明確術前準備方案、手術時機、手術方案,強化用藥指導,康復早期介入,保障輸血安全,提供營養支持;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探索形成患者接診、治療、轉診、管理的科學流程,構建“診、治、管、康”全流程的高效醫療服務體系。
4月13日,國家衛健委就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家衛健委4月13日舉行發布會,介紹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有關情況。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副司長李大川介紹,將進一步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引領行業發展。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醫療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
4月12日,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發布《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關于發布射頻美容設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的通告(2023年第8號)》;
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以下簡稱器審中心)發布《射頻美容設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吨笇г瓌t》明確,射頻美容設備分類編碼為09-07-02、按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并闡明此類產品注冊審查要點、主要風險點、適用標準等具體要求。
4月26日,海南口腔種植產品價格將大幅下降
據“海南發布”消息,近日,海南省醫療保障局印發《關于做好口腔種植體系統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執行工作的通知》,明確海南本次口腔種植體集中帶量采購周期從2023年4月28日起至2026年4月28日,周期為3年,屆時,口腔種植產品價格將大幅下降。根據此次口腔種植體系統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和海南省醫療機構協議采購量表單顯示,此次集采的口腔種植體產品價均在1000元以內。這意味著,以往動輒上萬元的口腔種植體產品,將從參與集采的醫療機構中消失。
5月4日,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商務部、國家衛健委、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網信辦、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十一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醫療美容服務屬于醫療活動,必須遵守衛生健康有關行業準入的法律法規。著重強調跨部門綜合監管,在現有法律法規框架下,從登記管理、資質審核、“證”“照”信息共享、通報會商、聯合抽查檢查、協同監管、行刑銜接等多個維度同時發力,構建貫通協同、高效聯動的行業監管體系。統籌監管規范和促進發展,充分考慮醫療美容行業規律特點,在推進優化行業準入條件、提升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服務、強化信息公開和信用約束等多個方面作出規定。
創投通:財聯社及科創板日報旗下一級市場服務平臺,于2022年4月掛牌上海數據交易所。通過星礦數據、一級市場投融資數據、企業創新評測實驗室、創新公司數據庫、ESG數據庫、擬上市公司早知道和行業投研等,為創新公司和創投機構提供從數據產品到解決方案的一站式服務體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