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融資七輪,都在千萬級別。
作者:飛飛 |
編輯:唐詩 |
5月8日,成都啟英泰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英泰倫”)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為水木春錦資本、盛裕資本、自覺資本,融資金額數千萬元。
啟英泰倫是一家AI語音芯片及配套解決方案提供商,具備人工智能語音算法、芯片設計、語音數據處理及訓練引擎、軟硬件產品應用方案開發全技術鏈能力,可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01
專注AI語音芯片,打造領域標桿
啟英泰倫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人工智能語音芯片領域的標桿企業,致力于為用戶提供自然、簡單、智能的人機交互體驗,在全國多個城市設立有銷售服務機構。目前,啟英泰倫在集成電路設計技術、本地語音識別技術、語音降噪處理技術等領域,均處于行業前列。
從產品上來看,啟英泰倫研發有CI230X、CI131X和CI130X等系列產品,在智慧家居家電、智慧養老、智慧穿戴、智慧醫療、智慧酒店、智慧安防和機器人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
比如,在家居家電領域,如中控、面板、電動床、集成灶等場景中,都有落地應用方案。整體上,啟英泰倫研發的語音芯片具有超強勁運算能力、超低功耗、超高可靠性等優勢。
在解決方案上,基于自研語音芯片,啟英泰倫推出了面向智能家居、家電、照明領域的智能語音應用解決方案,產品技術較為成熟,具備完整的硬件、軟件和結構設計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其產品語音AI平臺能滿足客戶自主開發,節省客戶產品開發周期,降低開發難度。此外,智能語音應用解決方案還支持Wifi、BLE、Zigbee等多種通信數據接口,家居環境可實現10米遠距離識別,并且識別率能達到95%以上。
02
搭載AI語音芯片,實現人機交互
人工智能語音芯片集成了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合成等多種技術,可實現人機交互智能化,隨著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物聯網設備的普及,人工智能語音芯片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智能家居、智能車載等領域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不斷擴大的市場規模,吸引了眾多玩家,全球范圍內谷歌、亞馬遜、蘋果都有相關產品,我國的華為、小米、百度等企業,已成為全球領先的供應商。同時,也有啟英泰倫等企業在細分領域表現突出,成為國內人工智能語音芯片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從技術方面看,人工智能語音芯片技術發展程度較高,已經能滿足多種場景應用。當然,也面臨一些挑戰,最大的問題是準確率和穩定性,由于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復雜性,目前語音芯片準確率還無法達到和人類相當的水平,而且在嘈雜環境下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此外,語音合成技術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訓練,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當然,這并不妨礙為人所用,人工智能語音芯片可助力實現人機交互的智能化發展。
搭載在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車載等各種智能設備中,能為日常生活提供很大便利,應用于醫療、金融、教育等領域,也可實現設備的互聯互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務。
長期來看,隨著物聯網設備的普及和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人工智能語音芯片的需求量會不斷增加,在技術不斷進步下,準確率和穩定性也會逐漸提高,使得人工智能語音芯片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03
持續迭代,創新應用場景
從成立至今,啟英泰倫旗下芯片產品已經完成6次迭代,先后共推出了14款型號的人工智能語音芯片,包括離線語音芯片、語音AIoT芯片、語音藍牙芯片等系列化芯片產品。
這些產品進入市場后,得到了眾多客戶的認可,累計服務了5000家客戶,在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汽車和機器人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
作為領先的人工智能語音芯片服務商,啟英泰倫保持了芯片100%流片成功率,細分領域出貨量實現年均100%增長。服務客戶眾多,也得益于產品擁有較高的競爭力,技術較為先進。
在技術研發上,啟英泰倫持續迭代,累計獲得知識產權213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49項。整體而言,在集成電路設計技術、本地語音識別技術、語音降噪處理技術等領域,均處于行業前列。
可以預見的是,人機共生是未來生活的常態,在這種趨勢下,人機交互將發揮基石性技術作用,人工智能語音芯片高速發展,將為語音交互技術落地提供關鍵支撐,促進人機交互產品落地。
面向整個語音市場,AI技術不斷革新,將持續提升智能化滲透率。啟英泰倫在AI語音芯片算法與硬件領域,均有領先技術優勢,并且有技術沉淀,能為多個領域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
啟英泰倫成立于2015年11月,成立以來先后完成七輪融資,投資方中不乏東方富海、希揚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值得一提的是,除未披露融資金額的天使輪和A+輪外,歷次融資均為千萬元級。
此次B++輪融資,由水木春錦資本、盛裕資本、自覺資本投資,融資金額數千萬元,將主要用于生產備貨和市場拓展。長期來看,通過在人工智能語音芯片領域深耕,啟英泰倫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助推人工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在更多應用場景下實現落地應用。
本文提供的信息僅用于一般指導和信息目的,本文的內容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被視為投資、業務、法律或稅務建議。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出新研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