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一級市場最受歡迎的投資機構是誰?紅杉,高瓴還是IDG?不對!是寧德時代(300750)、上汽集團(600104)和小米等具有強大產業背景的資本!皠摌I公司已不再吹捧拿到紅杉高瓴的投資,取而代之的是各路產業資本的投資!睒I內人士向記者介紹。
由企業成立風險投資部門或設立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進行投資的行為統稱為“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也稱之為產業投資。日前,FOFWEEKLY發布的《中國CVC影響力報告》顯示,2020年以來,股權投資市場整體投資規模有所下滑,但產業資本的出資規模反而明顯增加,在一級私募股權市場的投資金額占比已達到30%以上。
“國內CVC正以獨特的資源背景和產業優勢,成為風險投資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在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CVC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和期望,在半導體、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擁有產業基礎和資源的產業巨頭更具競爭優勢!盕OFWEEKLY創始合伙人張予豪說。
企業風險投資日趨活躍
今年4月,茅臺(600519)(貴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茅臺基金”)發布了一則招聘投資經理的信息!懊┡_做投資”一時成為熱門話題。
事實上,茅臺涉足投資已經有很多年。據查詢,2014年,貴州茅臺(600519)作為控股方,與一家銀行系機構合作,備案私募管理人,之后低調地進行投資。日前,鍋圈食匯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顯示,茅臺基金于2021年8月參投近億美元D+輪融資。據不完全統計,茅臺基金間接持股企業達到250余家,包括李子園、京東物流、萬凱新材料、天宜上佳(688033)、嘉美包裝等已上市企業,以及衣拉拉、新巨豐、白家食品等擬上市企業。
五糧液也不甘落后。今年4月,四川五糧液(000858)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由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全資持股,注冊資本10億元。
近年來,眾多上市公司紛紛涉足產業投資。從2022年年報數據來看,共有87家上市公司參與設立并購基金,2327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間接對一級市場企業有出資情形。
以深圳華強(000062)為例,截至目前,公司相繼以CVC方式小比例參股了5家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半導體IDM或設計企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關注產業鏈上游的并購機會。
“產業資本長期扎根產業,接觸項目時間較早,在挖掘項目方面更加有優勢。同時背靠產業,對產業理解方面比純財務投資理解更加深刻!比A熙生物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李亦爭表示。
云從科技戰略投資負責人陳琳說,CVC投資崛起具備一個明顯的優勢,與VC/PE在流程上的投后管理服務不同,產業資本能夠聚集更多的資源,從技術層面、市場層面、資源層面幫助企業成長,甚至可以讓被投企業參與公司內部戰略會,更深碰撞產生更多新品方案。
高端制造業漸成主戰場
作為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是CVC投資的一個典型代表。
據統計,自成立以來,寧德時代參與過的投資事件數達97個,共計投資了83家公司。在投資項目上,寧德時代主要聚焦生產制造、汽車交通、先進制造、能源環保、金融服務及建筑開采等行業,已成功參投杰華特微電子、振華新材、裕能新能源等公司。
再如TCL創投,作為TCL科技旗下的市場化股權投資機構,TCL創投目前在管12只人民幣基金,先后與中關村(000931)、湖北長江、上海、南京、無錫、深圳、惠州等政府引導基金及上市公司合作,合計投資超過130個項目,涵蓋了人工智能、半導體、智能制造、前沿顯示、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行業。
“隨著政策與市場變化,互聯網資本的熱度慢慢消退,我國產業資本逐漸進入了以高精制造企業為主導的市場!睆堄韬勒f。
曾經一眾互聯網大廠獨占產業投資鰲頭,自字節跳動裁撤戰投部門、騰訊減持對京東持股、阿里巴巴文娛退出優酷信息技術股東名單等事件后,產業投資的格局已然發生了劇烈分化。
《中國CVC影響力報告》顯示,近兩年,非互聯網產業資本占比80%,從投資領域來看,產業資本近四年的主投領域均是傳統制造、企業服務與醫療健康;對金融、公共服務、地產建筑、游戲與物聯網的投資比例大幅減少,先進制造方面的投資有緩慢提升的趨勢。
這與資本市場深入貫徹落實制造強國戰略一脈相承。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上市公司出資的一級市場企業中,57%為制造業企業。截至5月15日,今年共計113家企業登陸A股,其中89家為制造業企業。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李楠說,制造業的技術升級改造和智能化對于經濟增長的推動力是巨大的,產業資本重點布局先進制造業,有助于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海松資本CEO、管理合伙人陳立光表示:“2018年之后,中國創業進入2.0 時代,同時,也是股權投資的2.0時代。2.0時代,注重以芯片和新能源產業為代表的硬科技投資,在這些領域中,我國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市場真正的供給量卻是有限的,對機構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本C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